1、在XM29下马之后,美国陆军又重新要求ATK公司牵头在XM29的基础上重新研制新一代单兵武器。这一次美国陆军变得现实了,要求ATK把XM29的动能武器模块和榴弹模块拆分,动能武器模块单独拆出来,就是后来的XM8自动步枪。
2、理想单兵战斗武器(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已经由美国陆军正式命名为XM29。
3、此外XM8的新设计也把维护步枪的工作量减少了70%。例如维护一把XM8只需要4分钟,而维护一把M4则需要14分钟,而且XM8的维护周期长,勤务性能极好。 由于采用了为XM29而发展的新材料技术,因此XM8基本型比M4A1或G36K都要轻得多。
美国双循环步枪结构的设计有两大方案,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简化枪管结构,使用普通弹药,支持3发点射,并采用相似的弹匣供弹系统。每排新弹匣可同时供入3发子弹,理论射速设定为4500发/分钟,运动部件运动速度受到9m/s的限制。
美国的双循环步枪设计理念基于一个基本的逻辑:发射和开锁/再装填两个动作并不需要同步进行,可以独立优化。在高射速场景下,关键部件主要在开锁/再装填阶段需要快速响应,而在实际发射过程中,机构动作相对较小,速度需求不高。
美国双循环步枪 双循环步枪是美国未来步枪系统项目的一种比较引人注目的方案,它是美国陆军轻武器局于1971年提出的。该方案的新颖之处是它打破了常规武器上发射一发弹,抽一次壳,同时再装入另一发弹的传统观念。其研制目的是要解决步枪命中率不高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说未来枪械一定会向定向能量武器发展,什么激光枪质子炮都会走进现实。不过那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
有托步枪的枪托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折叠式的。无托结构步枪没有枪托,其机匣直接抵在使用者肩部。也就是说,它去掉了有托步枪的枪托。采用无托布局的步枪,其小握把与扳机框前置,而弹匣与和自动机构后置。因为去掉了枪托,所以无托步枪的全长,一般要比同口径的有托步枪短。
但是中国人显然对于AK47的射击精度和人机功能不很感冒,所以在借鉴AK的设计的基础上他们开始研制63式步枪(原作者按:西方经常错误地称其为68式)和74式班用机枪,这是中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轻武器族系。但是随后M16步枪的服役和越南战争中的经验教训让中国人知道63式的设计思想已经完全落后了。
因为新枪是未来单兵智能作战系统的一部分,所以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还特意加了智能模式,全是高科技打造出来的,虽然枪械看起来简单。但内部设计其实很复杂,中国内部已经全面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突破了大量相关算法和软硬件技术,大大加快了验证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