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城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旨在规范和强化对重大安全事件的管理,确保及时响应和处理网络安全问题,减少损失。预案依据政府文件和相关法规,强调统一领导与归口管理,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责任,注重防范为主,加强监控,整合资源,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本文档由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8年1月4日发布,编号为晋市政办(2008)2号,正式实施日期同样为2008年1月4日。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印发《晋城市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晋城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
3、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08年1月4日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文件编号为晋市政办(2008)2号。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晋城市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晋城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批准与实施。
政务内网主要是传送涉密政务信息,所以为保证党政核心机密的安全性,内网必须与外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三是加强网站群建设管理,强化安全保障,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依托由哈尔滨市信息中心平台现有技术、人才优势,为哈尔滨市政府网站建设单位提供安全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等服务。加大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技术防护是确保网站信息安全的有力措施,在技术防护上,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措施:马上关闭网络。让其他人无法登陆网站,降低不良影响。第一时间将情况向领导汇报。并告知领导自己已经安排人在着力处理。迅速联系公安部门,并及时修改管理员密码。防止他人利用,避免情况恶化。对网站进行修复,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维护。检查损失,进行评估。对数据进行恢复。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需求不仅包括传统的防护手段,还涵盖了数据交换、网络权限管理和时间同步等多方面的特殊要求,以确保在开放网络环境中实现高效、安全的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对安全的特殊需求实际上就是要合理地解决网络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在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畅通的基础上,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对系统的破坏。具体到技术层面,除了传统的防病毒、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以外,电子政务特殊的安全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性质有6个:以信息为处理对象的系统、人机协作的系统、具有统一性的系统、是自动的工作流系统、是智能性信息系统、开放的系统,电子政务对安全的特殊需求实际上就是要合理地解决网络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在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畅通的基础上,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对系统的破坏。
因此电子政务系统一方面要求考虑政府内部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要求考虑面向公众服务的网络安全。所以,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有很高的安全需求。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基本需求:维护政府形象需求;信息机密需求;身份认证需求;权限控制需求;信息存储安全需求;信息传输安全需求。
为了保持电子政务功能的完整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以确保信息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和更新设备和软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和故障,以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